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金腰燕 @ 屏東大鵬灣、馬祖列島、田寮洋

因為有事南下,就想順路去大鵬灣拍個親民的綠簑鷺。沒想到已經過了親民的階段,整個早上不見"鷺"影,只好四處逛逛。由於那一陣子看了些赤腰燕和金腰燕的辨識資料,於是在看到一群燕子在電線上的時候,就特別注意一下,感覺上真的有金腰燕的味道,所以就拍了幾張。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黃腹花蜜鳥 @ 台北青年公園

2017 年的夏天特別長,一直到了九月中旬都還沒有大量過境鳥的訊息,而且天氣仍然像是酷夏。在可以說是鳥荒的季節裡,突然有黃腹花蜜鳥出現的訊息,特別令人振奮。只可惜掐指一算,我完全排不出一整天的時間去拍,只好半天打發;而從頭到尾,我只拍了三分鐘。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褐翅鴉鵑 @ 金門

雖然是排到最後才介紹,但是褐翅鴉鵑卻不是我在金門最後拍到的飛羽。說實在的,我第一天到金門的下午就看過它了,但是一直拍不到或者拍不清楚。基本上,它就是一隻體型超大的番鵑,絕對不會認錯。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蒼翡翠 @ 金門

金門除了斑翡翠之外,也可以觀察到蒼翡翠。根據我的經驗,在金門可以觀察到蒼翡翠的機會似乎比斑翡翠多,或許這是因為我是六月初去金門,而蒼翡翠在繁殖時會在土壁上挖洞築巢,因此在一般野外區域也可以觀察到。

蒼翡翠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暗色型棕背伯勞 @ 金門

整理到這裡的時候,稍微猶豫了一下,究竟要跟介紹棕背伯勞的文章放在一起,還是另外獨立出來。考慮到它的外型真的跟棕背伯勞差很大,所以把它獨立出來。


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斑翡翠 @ 金門

由於它們獨特的造型以及鮮豔的外表,翠鳥科的飛羽一直是拍鳥人的最愛之一。台灣常見的翠鳥科飛羽只有翠鳥,若想要拍攝其他翠鳥科的飛羽,除了等待稀有的過境翠鳥之外,只能到金門拍當地的留鳥:斑翡翠和蒼翡翠,而這一篇要先介紹斑翡翠。


小杜鵑 @ 金門、太平山

在拍攝四聲杜鵑的過程中,我可以間斷的聽到小杜鵑的叫聲;雖然聲音不像四聲杜鵑那麼響亮,但是確實是有的。只是這次觀察的杜鵑至少四隻以上,我無法確認小杜鵑的叫聲是由哪一隻所發出的,所以整理照片的時候就特別注意特徵不同的杜鵑。雖然我有八成以上的把握,這次拍的是小杜鵑,但是根據中杜鵑與小杜鵑不解之謎,小杜鵑的聲音在某些狀況下很容易跟中杜鵑母鳥混淆。


四聲杜鵑 @ 金門

拍完了心目中的兩大目標鳥之後,心情上就比較放鬆,開始追求其他的鳥種。只可惜拍到冠郭公的當天下午,雨一直下個不停;等雨的過程中,思考一下什麼是金門當季的鳥種,腦海中就出現了出發前鳥友告訴我的:六月有機會拍杜鵑。在鳥友的協助下,第四天一大早就去等;到了定位,已經可以聽到四聲杜鵑嘹亮的叫聲,只可惜距離不但遠,而且透空,只好拍個紀錄。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冠郭公 @ 金門

六月到金門之前,心目中有兩大目標鳥:栗喉蜂虎以及冠郭公。栗喉蜂虎一下飛機沒多久就拍到了,冠郭公卻是一直找不到。找了許久,終於在去金門的第三天找到它。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藍孔雀 @ 金門

雖然去金門拍鳥之前就知道金門有野生藍孔雀,但是去之前忘了它的存在,因此它不在我的目標清單,而且拍的時候我腦海中還出現:它會不會像黑天鵝一樣,並不收錄在野鳥名錄中。所以說,拍是拍了,但是完全沒去找尋它。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玉頸鴉 @ 金門

原以為到了金門,玉頸鴉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手到擒來。沒想到,我去的幾個地方中,看到的都是喜鵲,只有在一個地方看到它。由於無法車拍,只能遠遠的紀錄了。

玉頸鴉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烏鶇 @ 金門

烏鶇,在台灣並不算是非常稀少的飛羽,每年冬天大概都有它出現的訊息,可是我在過去的兩年卻不斷的跟它失之交臂。聽說在金門應該不難拍到,所以這次金門之行也把它列入目標清單。結果拍是拍到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不但拍的不好,而且好像是換羽中、還是生病,變得很醜。第二次去金門,終於在植物園拍到美美的它,只是距離都蠻遠的,因為無法車拍。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栗喉蜂虎 @ 金門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台灣野鳥圖鑑的封面時,就被栗喉蜂虎吸引住了。翻了 一下內容,發現只有夏天的金門,才能找到他們。2017 年 6 月初到了金門,過不了多久就發現,在金門郊區只要留意,幾乎到處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


2017年10月29日 星期日

[紀錄] 松雀鷹育雛與成長

第一次記錄松雀鷹的育雛與成長是在 2017 年台北植物園,因為路途遙遠,只去了兩次,一次在交配期(只記錄到菊花版),另一次在幼鷹離巢後(令人驚喜的是有四寶),至於中間的變化完全闕如。2018 年台中都會公園也有了松雀鷹育雛的訊息,雖然再次與"交配"失之交臂,但是非常高興有機會可以記錄雛鳥的成長,只是去了兩趟之後,據說是雛鳥因為下雨失溫被成鳥叼出巢位而告終。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紀錄] 鳳頭蒼鷹育雛

對於我來說,2017 年似乎是我的猛禽育雛年。從四月底起至八月中旬,為了鳳頭蒼鷹的育雛,我跑了 11 趟;為了林鵰的育雛以及幼鳥,保守估計我跑了 8 趟以上(包含多次槓龜),以及比較遠的松雀鷹也跑了兩趟。雖然拍了不少,但是還是有些想拍的鏡頭沒拍到;不過,那也只能留待來年了。

由於鳳頭蒼鷹從四月底開始跑,跑的次數多,自然刪照片就刪的很辛苦。經過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的紀錄終於完成,重點主要擺在幼鷹的外貌以及行為的變化。另外,為了記錄方便,我就以我去的第一天當作第一天。以前我對於鳳頭蒼鷹居然會在市區的公園築巢覺得很奇怪,後來看了台北猛禽研究會的報導,才知道這才是生存的必然,有興趣的建議點一下連結,去看看相關資料。

轉眼間,2018 年又到了。想想去年我缺了交尾的紀錄照片,於是到同一個公園找找看。沒想到還真找到了,而且大概我算的時間差不多,雖然巢已經大致完成了(仍然看到公鳥銜巢材回窩),還是觀察到了交尾的動作與行為。

往回約二十五天

據說這隻公鳥 2016 年也在這個公園築巢,所以 2018 年再去試試手氣。雖然公園不小,但是要找到巢位,還是花了我不少時間。結果還是跟 2017 年一樣,我是聽到鳳頭蒼鷹母鳥的叫聲,才找到位置的。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棉鴨 @ 台南官田、台中龍井

印象中,第一次聽到棉鴨出現在官田是在剛過完農曆年不久;之後,由於消息片片斷斷的,也因此沒很積極地去拍。到了四月底,因為南下補考鶴鷸沒成功,由於時間還早,就繞過去看了一下,運氣還不錯它們還在。雖說在,但是那個拍攝距離至少 100 公尺以上。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紀錄] 朱鸝之巢外育雛

宜蘭和竹山似乎每年都有機會上演朱鸝育雛的戲碼。我雖然喜歡拍攝飛羽們互動的情形,但是我似乎比較喜歡拍交尾(應該不是色色的吧),而相對的不是很喜歡拍育雛。

朱鸝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普通夜鷹 @ 野柳、馬祖列島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野柳春過境的鳥況已經連續兩年非常的清淡。好不容易傳出的喜訊(有烏鵑、八聲杜鵑等稀有鳥種),第二天就連忙北上,結果一天當中,只有非常少數的幸運鳥友拍到冠郭公,再來就只剩下非常遙遠、而又不怎麼活動的普通夜鷹。


[紀錄] 紫鷺育雛

在圖鑑中,紫鷺原來被歸類為稀有的冬候鳥。但是從 2011 年開始,宜蘭下埔幾乎每年都有育雛的紀錄,而且育雛的數量似乎在增加之中,表示台灣的保育工作做得還不錯。由於有了長期的育雛紀錄,紫鷺也被歸為稀有的留鳥。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家烏鴉 @ 高雄旗津

印象中,家烏鴉的訊息是我回高雄過完年後兩三天才聽到的。剛聽到時覺得有些可惜,心想怎麼才剛剛離開就........ 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這樣的迷鳥居然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跟之前的橙頭地鶇或者栗背伯勞比起來),因此訊息也就斷斷續續的。隔了一個多月正好要南下,打聽清楚位置後,專程走了一趟,沒想到它居然還在等我。XD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黃額絲雀 @ 許厝港

據說大園出現董雞,隔了兩天趁空檔北上,只可惜等了一天也沒等到。等待中,又聽說許厝港出現黃額絲雀,即刻轉台。拍攝的過程中,突然聽到鳥友說有腳環,心想又是逸出鳥,拍攝的興致就掉了下來,雖然拍的不好,就離開了。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藍腹藍磯鶇 @ 南投中寮、高雄義大

看起來,老天爺在 2017 年對中部的鳥友實在是不錯,總共出現了一隻稀有的秧雞,以及兩隻迷鳥,分別是棕腹大仙鶲和這篇準備介紹的藍腹藍磯鶇。就我的觀察,有許多北部和南部的鳥友來到台中,一天之內就把這三種稀有的鳥種打包回家;而且似乎他們最愛的是棕腹大仙鶲,然後是秧雞,最後才是藍腹藍磯鶇。至於原因,我就沒問了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棕腹大仙鶲 @ 台中都會公園、台南

在百花嶺拍鳥的時候,同組鳥友就提醒我,看看能不能拍到棕腹大仙鶲。回家整理照片,特意的上網查了許多的資料,結果是我沒拍到棕腹大仙鶲。可是事情似乎就有那麼一點戲劇性的發展,二月初北上拍鳥,大約在中午前後就聽說台中都會公園來了隻棕腹大仙鶲,我立馬轉移陣地。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秧雞 @ 南投草屯

秧雞,又稱普通秧雞;當初在看它的資料時,幾乎每一篇的報導都說明它一點都不普通。兩年前新竹也曾出現過,只是我從來沒找到過,沒想到 2017 年初在草屯出現的這一隻,既親民又好拍,變成了真正的普通秧雞。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紅胸秋沙 @ 鰲鼓溼地、新北貢寮

鰲鼓溼地每年過境期間總會出現一些驚喜,非常希望這種盛況能夠持續下去。2017 年初有了紅胸秋沙的消息,雖然知道他們出現的時候總是在遙遠的一端,但是還是要找了一天去看看。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桔黃雀鵐 @ 台北榮星花園

桔黃雀鵐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黃色系的飛羽,早在 2016 年底就知道它出現在台北的榮星花園,只可惜它是逸出鳥,所以我就一直提不起勁去拍它。後來我北上拍灰澤鵟時,由於久候不至,就趁著空檔跑了一趟榮星花園;還好等了一陣子之後,這位已經退燒的明星還是出現了。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栗背伯勞 @ 高雄

2016 年底,高雄颳起好幾次迷鳥旋風,除了橙頭地鶇(包含雄鳥和雌鳥),還有這次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的栗背伯勞(有人猜測是搭船過來的),這些都讓北部鳥友願意搭著高鐵一日南北奔波。


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

長耳鴞 @ 台北關渡

現在回想起來,對我來說 2016 年最大的驚喜就是能夠把好幾種的貓頭鷹入袋,包含最早的褐鷹鴞、後來拍的不清楚的短耳鴞、多年一直想拍而終於拍到鵂鶹,以及當作是 2016 年結尾的長耳鴞。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歐洲椋鳥 @ 新竹、金門

本來一直以為拍攝過境鳥(陸鳥的),地點不是在野柳,就是在田寮洋。沒想到"紀錄"到歐洲椋鳥,卻是在新竹的田間。

歐洲椋鳥

鵂鶹 @ 布洛灣、大雪山

最近又是拉拉山的鵂鶹旺季,這讓我想起曾經為了這隻可愛的小傢伙花了許許多多的心思。當初把鵂鶹當作是 2016 年的目標鳥之一(另一隻是山鶺鴒),眼見 2016 年都快過完了,縱然我跑遍了國內幾個最常出現的地方(近的有大雪山,遠的有藤枝、拉拉山、以及烏來福山),槓了超過十次以上,卻是遲遲未入袋。


淡黃腰柳鶯 @ 百花嶺

這隻柳鶯不但是我整理的最後一隻柳鶯,也是這次百花嶺的最後一隻飛羽。這次整理柳鶯的過程,我發現兩岸對於柳鶯的資料非常缺乏而且不明確,個體差異的情形不斷發生,我有時候想,既然都是柳鶯,會不會有混種的情形發生,以至於不容易判斷?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橙斑翅柳鶯 @ 百花嶺

在百花嶺的柳鶯中,除了灰喉柳鶯之外,比較好辨識的就是橙斑翅柳鶯,因為它的特徵太明顯了,一邊拍一邊就可以確認了。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灰喉柳鶯 @ 百花嶺

整理百花嶺的柳鶯時,其實最先整理出來的不是之前說的淡眉柳鶯,而是這次介紹的灰喉柳鶯和橙斑翅柳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這兩種柳鶯的特徵特別容易分辨,不容易出錯。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淡眉柳鶯 @ 百花嶺

柳鶯,再見柳鶯。整個百花嶺似乎充滿了柳鶯,而且大多有明顯翼帶,以及頭央線,在台灣認定的好物,一到整理就頭大了。整理出來的第一隻柳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居然是這隻淡眉柳鶯。由於資料有限,雖然經過專家認定過了,我還是以暫時以淡眉柳鶯歸檔的心態處理。


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大仙鹟 @ 百花嶺

在百花嶺紀錄的最後一種仙鶲就是跟小仙鶲一樣,全身藍色的大仙鶲。比起小仙鶲,大仙鶲就大方許多,不但在多個水塘可以看到,出現也大大方方的讓鳥人拍。



小仙鹟 @ 百花嶺

這裡要介紹的第二隻仙鶲是小仙鹟,它是百花嶺三種仙鶲中比較少見的,體型也是最小的一種。它跟一般鶲科飛羽一樣,喜歡停在樹枝上,只是停留遠遠少於其他鶲科飛羽。


棕腹仙鹟 @ 百花嶺

從一月中旬到百花嶺拍完鳥之後,到現在照片已經整理了三個多月了。最後只剩下三種仙鶲以及柳鶯了。之所以這樣安排,原因是仙鶲的雌鳥不太容易辨識,而柳鶯更難。先介紹棕腹仙鹟,印象中同組鳥友不斷提醒我,注意看有沒有棕腹大仙鹟;結果是沒有,但是後來在台中補上了。


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大黃冠啄木鳥 @ 百花嶺

整理大黃冠啄木鳥照片的時候,腦海中冒出了拍攝當時同組鳥友說的,它的外型跟他們在東南亞拍的差異很大。於是在看圖鑑資料的時候,就特別留意了一下;根據分布範圍,點了一下"指名亞種",發現它的外型跟我拍的最像。


藍額紅尾鴝 @ 百花嶺

我應該跟許多第一次去百花嶺拍鳥的鳥友一樣,第一天拍的時候(或者更明確的說,第一天早上開拍的時候),簡直是眼花撩亂,不知道要多對焦在哪一隻飛羽上,因為幾乎每一隻都是前所未見的漂亮飛羽。這次要介紹的"藍額紅尾鴝",我要是再有機會去拍的話,我會多花些時間在它身上,尤其是雌鳥。


栗頭鶲鶯 @ 百花嶺、野柳

這次又是整理一隻鹟鶯,根據上次的經驗,究竟屬於那一科或許又是一個頭痛的問題。Google 了一下,確實發現有不同的分類,但是也找到中華鳥會有紀錄,那就翻了一下鳥會出的圖鑑,果然有栗頭鶲鶯,而且分類在柳鶯科。還記得那天守在水塘等著所謂的明星鳥,然後眼前就跳出了這隻很有特色的鳥。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栗頭地鶯 @ 百花嶺

栗頭地鶯是百花嶺的明星鳥之一。說它稀少嗎?我至少在三個水塘看到它;說它漂亮嗎?我覺得它還蠻漂亮,而且可愛;說它難拍嗎?說實在的,我覺得比小滷蛋還難拍,每次停留的時間比小滷蛋還短。或許是這些綜合的因素讓它當選為明星鳥吧。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橙腹葉鵯 @ 百花嶺、桃園

說起在百花嶺拍到的橙腹葉鵯,它真的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飛羽,拍攝過程一直覺得很過癮;在寫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我不得不說在 2017 年 2 月前後,它在桃園也出現過,當然吸引了一堆的鳥友去朝聖。或許在桃園的那一隻是逸出鳥,也或許是我已經拍過了,我居然一點也不會想去朝聖。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黑臉鶲鶯 @ 百花嶺

介紹順序越後頭,大概就代表這種飛羽是屬於偶爾出現的那一種;這次介紹的也是只在一個水塘出現,而且只出現一次。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火尾太陽鳥 @ 百花嶺

火尾太陽鳥是我在百花嶺觀察到的第一種太陽鳥科的飛羽;由於一個早上它們就在水塘右側的樹林中活動,中間休息我還有空看一下拍攝距離(大約是 15~20 公尺遠的地方),在這充裕的時間中,我居然沒想到把增距鏡加上。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黑胸太陽鳥 @ 百花嶺

我這次去百花嶺,總共在三個水塘看到黑胸太陽鳥。前兩次都有點距離,而且像是路過,一次是喝水的樣子,一次是吸花蜜,而且停留的時間都不長;最後一次是在一個相對穩定出現水塘的拍到它。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紋背捕蛛鳥 @ 百花嶺

到百花嶺之前就知道有機會拍到一些太陽鳥,這些嘴長而彎的飛羽,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能深深的吸引我。第一次有機會拍到紋背捕蛛鳥(整理照片時才知道它也是太陽鳥科的飛羽)是坐在我隔壁的鳥友突然說,有捕蛛鳥;可是我頭一抬,它就不見了。心裡非常懊惱,還好過了幾天在兩個水塘也發現了它,而且拍了許多精彩的洗澡、喝水版,這才滿足。


環頸山鷓鴣 @ 百花嶺

到百花嶺之後,才得知有機會拍到兩種山鷓鴣,一種是之前介紹過的紅喉山鷓鴣,另一種就是這裡要介紹的環頸山鷓鴣。我是下午才到水塘的,聽身旁的鳥友說,他等了一個早上也沒出現,還好它下午出現了。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紅喉山鷓鴣 @ 百花嶺

在百花嶺拍了一、兩天的鳥之後,就慢慢養成東看西望的習慣,因為你不知道有什麼好東西會突然出現。那天和同組鳥友在拍火尾太陽鳥以及黑喉山鷦鶯的中間休息時間,習慣性轉頭看看其他地方是否有新發展,就看到它默默的出現了。


灰翅噪鶥 @ 百花嶺

這次要介紹的也是只在一個水塘看過,而且(聽同一個水塘拍攝的鳥友說的)只有這個水塘比較能穩定看到的:灰翅噪鶥。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縱紋綠鵯 @ 百花嶺

印象中,這天又是苦等血雀的一天,坐在水塘內傻等,希望好鳥運能夠上身。無奈沒那個命,不過倒是等到了只在百花嶺看過一次的縱紋綠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