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藍喉鴝 @ 南投芬園、田寮洋、笳定濕地

翻圖鑑整理野鴝(或者紅喉歌鴝)的資料時,很難不注意到藍喉鴝(又稱藍喉歌鴝)。由於外型特殊,所以就 google 了一番,看起來過去幾年都出現過,心想總有一天等到你。沒想到2016 年的冬天,各地連發的藍喉鴝讓我忍不住各地奔波。2016 年底,首先登場的是田寮公幼鳥,只可惜那段時間又分不出身;還好,11月底在芬園出現了雌鳥,勉強滿足部分心願。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山鶺鴒 @ 嘉義大學、台南烏山頭水庫

這次要介紹的是跟我幾次擦身而過的飛羽 -- 山鶺鴒。第一次知道山鶺鴒,印象中是在 2014 年底的前後,那時候山鶺鴒短暫的在台中都會公園出現,等到有空前往的時候,早就不見蛋了。之後,我就開始做功課,也特別留意它的出現。上網作功課,出現最多的是在竹山的台大實驗林,可是似乎從 2011 年之後就再也沒它的消息。2015 年底,它在衛武營又再度出現,等我有空了,它早就飛了。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短耳鴞 @ 田寮洋

因為龜山島的行程,所以安排了兩次田寮洋的行程(反正那時候也沒什麼鳥況),一次是去龜山島之前(拍到了"鳥小小"的北雀鷹),一次是龜山島之後,雖然也看到了北雀鷹,可是仍然是小小的。本來預期鋒面到,天氣不好,或許會有驚喜,可是繞了半天,什麼也沒有。準備要扛龜回家的那一刻,正好跟另一頭走過來的鳥友驚飛一隻鳥,趕緊對焦:耶,是貓耶。


北雀鷹 @ 田寮洋、台北關渡

在等待目標鳥的時間中,如果突然出現的目標鳥以外的禮物,總是讓人驚喜萬分的,尤其如果禮物是比較難記錄到,而且又恰巧可以捕抓到清楚的身影時,那種喜悅更是加倍。2017 年 1 月在關渡等待灰澤鵟的時候,我第一次拍到北雀鷹。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野鵐 @ 龜山島、田寮洋

第一次去龜山島拍鳥,除了低地繡眼之外,新入袋的鳥種只有野鵐。以前聽說去外島拍鳥,過境鳥滿地都是,只可惜我去的綠島的時候卻不是如此。看起來,下一次安排外島的行程,需要考慮金門或者是東引了。(註:這幾年我也跑過了金門和東引,"滿地都是"的說法可能要極佳的鳥運吧)


低地繡眼 @ 蘭嶼

2018 年 8 月朋友相約至蘭嶼遊玩,蘭嶼有幾種台灣不容易記錄到的鳥種,因此雖然去的月份略晚,不過還是去玩了。去蘭嶼之前就做了一些功課,據說蘭嶼是沒有斯氏繡眼的,於是希望能夠好好補考低地繡眼。在蘭嶼想拍低地繡眼幾乎可以說是保證班,只要有樹林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機會看到它。


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楔尾伯勞 @ 新北金山

2016 年 10 月,台灣的天空很熱鬧,根據手邊收集的資料(還可能不完整),總共出現了 9 種迷鳥。除了本來就拍不到的,應該拍到而沒拍到的只有鐵爪鵐和黑頸鶇,最後記錄到的就只剩楔尾伯勞了。據說就在我拍完的隔天,它就離開了。[說真的,這麼密集的出現,對鳥友南奔北跑還真的蠻辛苦的]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葡萄胸椋鳥 @ 衛武營

我很喜歡拍飛羽,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逸出鳥,拍攝的熱情是相對低的,尤其是只有一隻的情形。逸出鳥有不少在台灣已經繁殖了,衛武營比較有名的逸出鳥除了斑馬鳩之外,大概就是葡萄胸椋鳥了。由於今年常回高雄,心想無聊時去一趟衛武營,想必是手到擒來,結果跑了三次才拍到。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赤胸鵐 @ 田寮洋、桃園沙崙

說起來距離第一次拍赤胸鵐的時間已經快三年了,當初在田寮洋拍到的時候,距離非常遠,當時還安慰自己應該沒多久就可以補考,沒想到這小傢伙居然比我想像中難遇到。2019 年桃園來了兩隻赤胸鵐,不但親民,而且距離台中(跟田寮洋比起來)近很多,於是就算太陽再大,也是鼻子一摸特意走了一趟。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嘰咋柳鶯 @ 田寮洋、台中都會公園

到田寮洋拍照,就像是去掏寶一樣:可能掏的到寶,也可能白忙一場。這一次去,剛到的時候還下著大雨,隔了一陣子雨就變成停停下下;走了大半圈也沒有任何收穫,這時眼前出現四個老外對著田裡拼命拍,我也走了過去卻什麼也沒看到。觀賞了半天,終於看到了非常小的鳥在田裡露了個頭。拍了一張,飛走了;一個老外過來跟我說,那是 chi che,在台灣很少見。後來經過討論,確認是嘰咋柳鶯。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白背鷚 @ 華江雁鴨公園

不知道是拍鳥的人越來越多,還是今年白背鷚過境的數量就是比較多,北部多處都有白背鷚的蹤跡;甚至有鳥友說,田寮洋出現了二十幾隻的白背鷚。既然以前難拍,今年數量多當然一定要想辦法拍到。


褐鷹鴞 @ 台北植物園、南星計畫區

拍鳥快滿三年了,可是到目前為止,各種貓頭鷹只拍過一種 -- 領角鴞。本來以為鵂鶹屬於日行性的,應該是優先入袋的,只可惜緣分一直沒到。反倒是褐鷹鴞,跟去年一樣,到了秋過境時就有出現的機會。2016 年首先是在台北植物園出現,只可惜光線非常暗,拍的全部刪掉了,只留下之後在南星計畫區出現的這一隻。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橙頭地鶇 @ 台南七股、高雄旗津

2016 年十月初,高雄和台南來了幾隻極為稀有的迷鳥,橙頭地鶇。它引爆了幾乎所有鳥友的熱情,經常可以聽到有北部的鳥友專程搭高鐵、轉捷運、最後上了小黃到達鳥點,拍完之後當天回家。為什麼它這麼令人著迷呢?據說它上次出現在台灣是在 2007 年,相隔了九年才再次來了台灣。一般相信,這跟九月底發生在南部的颱風有關。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灰斑鶲 @ 台中都會公園、野柳

在整理寬嘴鶲的資料時,知道跟它長的很像,但是相對比較少見的有灰斑鶲以及烏鶲,而我也一直沒機會拍到。今年秋過境,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觀察有錯,總覺得灰斑鶲大爆發,北、中、南都有,而且停留時間都不算短,所以我也分別在台中都會公園和野柳拍到。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台灣夜鷹 @ 高屏溪畔

在台灣,屬於夜鷹科的飛羽只有普通夜鷹和台灣夜鷹兩種,由於到了夏天的晚上,經常可以聽到它的叫聲,我原先想應該可以很輕易的拍到,結果呢?聽說它在都會區大多會停棲在屋頂,只可惜我去得到的屋頂都鎖著。好吧,那就到溪畔找吧,也找了附近的兩條溪床,仍然毫無所獲。2016 年九月趁著回高雄的時候,去高屏溪找一找吧。這次運氣不錯,一開始找就讓我看到了。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克氏冠紋柳鶯 @ 野柳

拍鳥三年多了,因為過境而去野柳,從 2014 年秋過境的尾巴開始,總共有四個季次了。慢慢的,對於野柳的期望清單上,悄悄的加上了柳鶯科的飛羽,也會特別注意柳鶯的消息。2016 年的秋過境,讓我有機會碰到迷鳥級的克氏冠紋柳鶯。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噪鵑 @ 台中都會公園、金門

根據過去的經驗,北部比較有機會拍到噪鵑。過去幾次它出現在北部的時候,我都無法過去拍。現在想想,"無法去拍"反而是一種幸福,因為到了金門之後,它也是幾乎在金門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聽到它"淒烈"的叫聲。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中地鷸 @ 台南北門、桃園大園

中地鷸和針尾鷸極難分辨,以前紀錄過一篇疑似針尾鷸的文章,也記錄過疑似中地鷸的照片。目前只知道最明確的分辨方式只能等它把尾羽打開。說實在的,能夠看到它是第一個難關;看到它了,又要它能張開尾羽,這又是一個難關;更何況在大太陽下等待,實在非常不容易。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紀錄] 黑頭織布鳥 @ 辦完事後還是要工作

雖然被農委會列為已經危害台灣生態的外來種,但是黑頭織布鳥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飛羽。有幾件我認為還蠻有趣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每一隻雄鳥都擁有四到五位如意夫人,這夠讓男人們羨慕吧。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黑頭織布鳥 @ 新竹金城湖

幾年前就聽鳥友說過新竹有黑頭織布鳥,一則是找不出時間,二則是在找出時間的時候,已經鳥去巢空。繼 2015 年撲空,2016 年兩次到新竹也沒找到;苦等多時,終於在七月下旬,傳來黑頭織布鳥的穩定消息,由於幾乎是平視的拍攝角度,一時間造成拍攝地點熱鬧非凡。已經兩年沒拍成,這次一定要湊熱鬧。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小雨燕 @ possibly everywhere

看到或者說拍到小雨燕實在很意外,因為原先我只是要測試一下久未使用的鏡頭,然後對著空中飛翔的飛羽追焦。原以為是"燕子"(多麼一般的假設),可是拍完後以電腦看去發現它跟燕子的形狀有點不一樣,翻了一翻圖鑑,發現居然是小雨燕,我的首拍耶。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紅冠臘嘴雀 @ 台北內湖

2015 年,紅冠臘嘴雀就曾經出現在台北,當時因為北上的話只有一種鳥可拍,再者對於單隻的逸出鳥興趣不大,就沒拍。2016 年再次傳出內湖又出現,趁著老婆說要北上辦事,就順路過去拍一拍。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紀錄] 小遊隼戲耍

本來沒打算去拍的,可是老婆說要北上,那當然就"順便"了。這次的順便,讓我深深的感受到,拍攝鷹/隼科飛行版和美背版的震撼,以及設備上的缺憾。結論是:去的非常值得,也過癮。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鷗嘴燕鷗 @ 桃園許厝港、彰化福寶濕地

已經連續好幾季都錯過拍攝鷗嘴燕鷗的時機,今年時機又到了,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專程為它走了一趟桃園(不過運氣還不錯,讓我在這次也拍到了三寶鳥的成鳥,算是一份不小的紅利)。


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紀錄] 小小虎鶇剛離巢

沒想到一場意外的旅遊,引爆了 2016 年溪頭稀有鶇科的大拜拜。根據台大 2016 年一篇林管處的研究報告顯示,小虎鶇在全台目擊記錄極少,因此對其生活習性了解不多,希望這次大爆發,能提供足夠的資料。

就像之前說的,因為錯誤的出發時間,導致原來預計的健康慢走,變成四處走走。拍到兩隻小虎鶇的時候,就覺得它們親民的異常,於是就在附近晃晃。就在晃了一個多小時之後,眼角餘光似乎掃到樹林底層有東西在動,於是我就非常緩慢的、盡量靠著樹幹的遮掩下靠近,終於看到像是戴著小惡魔冠羽(又有些像橄欖枝編成的花環;就是頭頂那一圈白色乳毛,像嗎?)的小小虎鶇,第一張照片就先稱它是大寶。由於是獨享版,所以就把整個過程比較完整的記錄下來。


2016年6月12日 星期日

小虎鶇 @ 溪頭

這一次上溪頭,真的不是去拍鳥,但是它就神奇的發生了。

老婆想要出門走走兼賺健康,於是就去最近的溪頭。因為只是去走走,就不是一早出門,結果剛到竹山就塞車了。 因為晚上已經訂好了住在溪頭,只好繞個遠路過去。到了溪頭已經是中午了,老婆看看天氣不好,就決定在住宿處附近走走。晃啊晃的,結果就看到這兩隻親民的小虎鶇。


2016年5月28日 星期六

東方大葦鶯 @ 許厝港、笳定濕地

拍鳥兩年多了,只在 FB 上看過鳥友拍的東方大葦鶯;雖然沒看過,但是印象中每年似乎都有鳥友在華江公園拍到;於是想說,要是哪一次去台北拍鳥,而且時間允許,再繞過去看看,但是一直沒這個機會。之前去龍井拍黑頭鵐雄鳥,也聽鳥友說附近的蘆葦有機會可以看到,可是還是沒緣分。2016 年 5 月去許厝港找反嘴鷸,結果在拍棕扇尾鶯的時候,他突然出現在鏡頭中。

東方大葦鶯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黃眉鵐 @ 野柳、田寮洋

到了現在,我還是無法相信 2016 年野柳的春過境已經結束了,而我居然只去過一次,這跟 2015 年的春過境也差別太大了吧。由於太冷清了,這次去野柳居然是老婆想要北上看兒子,才鼓勵我去野柳的。當天想長尾的綬帶不知道還在不在,結果沒有,而且野柳冷清到只有藍尾鴝和黃眉黃鶲母鳥可拍,另一個就是這次的主角 -- 黃眉鵐。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紀錄] 黑尾鷸的戲水與理毛

拍鳥,除了希望能夠抓住飛羽美麗的羽毛之外,我也蠻喜歡觀察他們的行為。根據過去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都說水鳥(包含鴴科和鷸科)一開始戲水再加上理毛,時間都可以拉的很久,因此可以盡興的拍。2016 年春過境,在大園碰上繁殖羽的黑尾鷸,拍著拍著光線就慢慢暗了下來,準備收工、打包回家。沒想到,這時候他突然加速往比較深水的區域移動。

黑尾鷸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赤腹鷹 @ 苗栗通宵、南投竹山、墾丁

據說南投竹山在九月份的時候,也有機會拍到停棲版的赤腹鷹,而且如果運氣好,還可以觀察到大量的起鷹。2017 年興沖沖的跑了幾趟,確實有一次等到停棲版、且有綠背景的赤腹鷹,但是起鷹的量真的是寥寥可數。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斑紋鷦鶯 @ 武陵農場

記得之前鳥王同事跟我說,他在杉林溪拍到斑紋鷦鶯,還特別告訴我,斑紋鷦鶯非常的特別,它是台灣鷦鶯屬鳥類中,分佈的海拔最高的,最高可以在中海拔的山區看到;之前在網路上還看到鳥友在海邊拍過它。有了這個印象,2016 年 4 月到武陵農場渡假的時候,就特別留意了鷦鶯屬的叫聲,果不其然,幾乎是長草區就可以聽到它嘹喨的叫聲。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白眉鴨 @ 台南官田、笳定濕地

白眉鴨只是普遍的過境鳥,但是要能輕易的把它辨識出來,每年只有靠春過境的這一段時間,因為這一段時間,白眉鴨雄鳥的繁殖羽就已經很明顯了,就算是遠距離拍攝,也可以識別出來。

白眉鴨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紀錄] 灰胸秧雞與招潮蟹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對於弱肉強食的狀況,慢慢的比較能接受,而且在灰胸秧雞覓食,而覓食的對象是招潮蟹的時候,我還覺得畫面很生動。這樣的戲碼不知道已經進行了多少次了。每年的春天,學甲濕地就遍佈了招潮蟹,這當然也引來了以他們為食物的灰胸秧雞。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臘嘴雀 @ 台中太平

三月下旬,特地跑了一趟藤枝,目的是為了鵂鶹,只可惜這一次行程變成了雨中賞景。在六龜過了一夜,想說是不是回程經過布袋和鰲鼓溼地去看看。這時卻傳來台中出現了臘嘴雀,雖然還在下雨,但是還是過去看看吧。


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灰背椋鳥 @ 桃園大園、金門

剛到金門,就聽民宿老闆說他知道有灰背椋鳥在育雛,並告訴我可以留意行車燈號桿附近。由於剛到,而且灰背椋鳥之前已經記錄過,因此一心一意想要趕快往野外衝,把目標清單的飛羽一一記錄下來,所以也沒進一步問他。可是沒想到下午拍完快要回民宿的時候,在薄博的落日餘暉下看到了它們。

灰背椋鳥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絲光椋鳥 @ 桃園大園、馬祖列島

北上桃園拍完了目標鳥(東方紅胸鴴以及鶴鷸)之後,當然把剩餘的時間用在"巡田"。巡阿巡的,在路邊看到有三隻嘴紅紅的鳥,心想大概是絲光椋鳥,等到一對上焦,果不其然就是它。印象中整個冬天都聽說它在附近出沒,因此就先暫時將它歸類為冬候鳥。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鶴鷸 @ 桃園大園、台南七股

鶴鷸是一種很特別的鷸科水鳥,非繁殖羽跟其他的鷸科很像,身體灰灰褐褐的,比較顯眼的就是它那紅色的腳,以及半黑半紅的嘴;可是一旦換成了繁殖羽,全身羽毛就換成黑色的羽毛。

鶴鷸

2016年4月12日 星期二

東方紅胸鴴 @ 桃園大園、台南北門

2016 年可以說是東方紅胸鴴的大爆發年,大概在長達三個星期的期間,從北到南都傳出了大量的消息。我去大園拍了兩次,第一次是只有"當時認為"不算少的 5 隻,後來第二次再去拍的時候,我甚至在一塊田裡到超過 20 隻的東方紅胸鴴。我的了解是 2015 年並非如此,不知道 2016 年是否受到了 2015 年冬天到的比較晚的關係所致。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小濱鷸 @ 布袋濕地、台南七股

這次紀錄的主角 -- 小濱鷸,不敢說是廢寢忘食,但是前前後後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試圖找出一個比較能說服自己的辨識方式,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找到;不過還好,繁殖羽的部分,辨識上倒是簡單許多,或許就像潘醫師在【辨識文章】小濱鷸Little Stint非繁殖羽03/06 布袋:有可能是小濱鷸嗎?、以及辨識文章所說的,比較能確定辨識的,大概就屬於"典型的",至於"非典型的",還是只能以推測來作結論。

小濱鷸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羅文鴨 @ 台中高美濕地、苗栗通宵

拍水鳥,經常拍出來都是"鳥小小",真希望 Canon 的 100 倍光學變焦的類單眼能趕快推出,據說有效焦段高達 2000 mm,那可會將我目前拍的水鳥放大兩倍。這次"鳥小小"的目標是羅文鴨;曾經試圖去宜蘭時順便拍拍,結果沒找到;到鰲鼓濕地找,雖然找到了,但是比起高美濕地拍的,距離至少又多了一倍。那在高美濕地拍攝的距離究竟是多遠?保守估計,應該在 50~100 公尺之間。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紅頭伯勞 @ 宜蘭、新北貢寮

跟著紅背伯勞同時出現在宜蘭的,還有紅頭伯勞,兩個出現的位置距離不遠,既然下雨天出門了,沒道理不去拍拍紅頭伯勞。拍紅頭伯勞的時候,雖然光線比較好,但是雨下得更大;而且很奇怪的,不知道什麼原因,拍了一個多小時之後,鏡頭居然起霧,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什麼會有起霧的現象。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紅背伯勞 @ 宜蘭五結

明明知道宜蘭下雨的機率高,明明知道我的現有設備在這樣情形拍起來不優,但是就是在"它是迷鳥,不早些去可能會離開"的腎上腺素驅使下,專程跑了一趟宜蘭;事後想起來,當天的行程規劃不是很妥當,但還可以安慰自己:拍的是少見的雨絲版迷鳥。唉,真的是典型的拍鳥人!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灰瓣足鷸 @ 布袋濕地

歷史不斷的重複上演著,為什麼避免不了呢?過完年,想說北上就順路去了布袋拍這稀有的灰瓣足鷸。一開始它躲的遠遠的,好不容易慢慢靠近了,他突然就飛了過來,搶按的幾張,它又快速的離開了。拍的不清楚,想繼續再等,可是一起等在車內的家人已經不耐煩了。原想專程走一趟,可是來回又至少是 300 公里,真的是折磨人。(還好,下次過境還有機會,可是是專程去,還是順路?)


白喉文鳥 @ 高屏溪畔、貓羅溪

據說中部地區有白喉文鳥,只可惜找不到;2016 年回高雄過年,而高屏溪畔一直有穩定的族群,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去找找。運氣不錯的,在兩、三個地方都看到一群、一群的白喉文鳥。

白喉文鳥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金翅雀 @ 田寮洋、台中都會公園、苗栗

過去的資料顯示,台中都會公園出現過金翅雀,可惜每次去找都找不到;據說金翅雀在田寮洋有一群穩定度冬的族群,因此 2016 年初去田寮洋的目標鳥之一就是金翅雀。到了田寮洋到處晃,很快的就發現那個族群,在拍的時候腦海中就浮現:如果我還是期待著在台中都會公園拍到,那麼到現在可能都還拍不到。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白腰草鷸 @ 田寮洋

在田寮洋一邊走走、一邊找鳥,還蠻有意思的,因為就算是同一天去,每個鳥友的收穫可能都有不同。我的白腰草鷸首拍,就是在田寮洋的走走看看的過程中拍到的,只是第一次拍的實在不怎麼樣,後來 2016 年的秋末,又去田寮洋晃了幾次,其中一次怎麼走都可以看到、拍到它。


黃腹鷚 @ 田寮洋

2016 年 1 月第一次到田寮洋拍鳥,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新的體驗;在一片廣大的稻田中,由於處處都有殘留的稻穗,滿滿的果實,對於來田寮洋度冬或者是過境的鳥類,提供了一個極佳的覓食區域。或許也因為是這樣,鳥兒們可能隨時在你身旁出現,因此需要慢慢的走,仔細的觀察,以避免失之交臂。這裡介紹的黃腹鷚,就是在到處走、到處看所發現的。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紀錄] 黑頭鵐和菜蟲 拔蘿蔔

由於龍井對我來說非常的近,所以為了拍黑頭鵐,我就跑了三趟。最後一次,拍的還不錯,而且還觀察到它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在油菜花田裡,找到並吃掉超過八條以上的菜蟲。由於它找的極快,吃的也不慢,往往只能拍到口中叼著菜蟲的畫面。


黑頭鵐 @ 田寮洋、台中龍井

說起來,我和黑頭鵐還蠻有緣的,至少 2016 年是這樣的。第一次踏上田寮洋,一群人正用力的拍著田鵐;拍到一個停頓,身旁的鳥友就把他剛剛拍的照片給我看,並問我像不像黑頭鵐?我一看,覺得不但像,而且還是公鳥,就急忙問了。鳥友說,大家拍的正起勁,他眼角掃到一隻鳥飛了過來,就急忙拍了幾張,然後就往後面飛了。


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田鵐 @ 田寮洋

說起田寮洋,有經驗的鳥友無不將其視為一個拍攝過境鳥的聖地。但是實在是路途遙遠,拍鳥兩年卻一直沒有造訪,終於在 2016年初,在一個天氣相對穩定的日子特地去了一趟;雖說天氣相對穩定,一早出門,車外溫度也是在 5 度到 15 度之間遊走。到了目的地,一眼望去鳥友沒幾個,相對的就不知道該從何開始;觀察了一陣子看到一位鳥友在拍,就慢慢靠了過去。先是拍到小鵐,再來就是這田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