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黃尾鴝 @ 普遍的冬候鳥

黃尾鴝長的挺美麗的,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在奧萬大拍到它時的那種高興的心情。拍鳥快要滿一年了,資料看得多,鳥點蹲的也多,覺得它的生活空間真廣,海拔低至海邊(野柳),高至福壽山,一到冬天,似乎到處都有。在這裡我把比較漂亮的,整理在這裡。


紅頭山雀 @ 大雪山、阿里山、武陵農場

紅頭山雀屬於台灣唯一的長尾山雀科,由於造型可愛,被鳥友暱稱"小叮噹"。由於身形小,又喜歡跳來跳去,加上常常在樹木的上層活動,不容易拍好。這裡也跟我其他的紀錄一樣,慢慢拍的好看的,就把它更換上來。由於在台灣它是普遍的留鳥,拍攝地點也只留我認為比較好拍的地點。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虎鶇 @ 阿里山、大雪山

第一次記錄到虎鶇是在清境梅峰,它跟赤腹鶇一起出現的。之後,陸陸續續也在不少地方看到甚至拍到,只可惜一直沒機會把虎鶇拍好,終於在 2018 年 4 月在大雪山拍到幾張比較清晰的照片。


赤腹鶇 @ 清境梅峰、高雄左營

第一次知道清境梅峰應該是 2012 年的暑假,看報紙說有滿片的薰衣草,於是說服兒子陪我走一趟。好不容易到了門口,只見一位替代役男出來跟我說,要造訪梅峰需要預約,而且還是要團體才能預約(天啦,怎麼會這樣?)。2013 年學校辦理自強活動的時候,他們說要到清境,問我有沒有意見,我回想起當初的窘境,就說可以去梅峰。沒想到還獲得不少的迴響!到了梅峰,自然拍了不少風景照,也首次拍到了赤腹鶇。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褐頭鷦鶯 @ 只要有長草的地方幾乎都可以看到它

2014 年 9 月,在拍攝橙頰梅花雀的那段時間,鳥王同事說我的褐頭鷦鶯應該要補考。心理惦記著這件事情,看到褐頭鷦鶯在身旁出現,也會拍個幾張,看看能不能拍到更好看的。


緋秧雞 @ 鰲鼓溼地、福寶濕地

第一次紀錄緋秧雞是在鰲鼓溼地的岸邊,突然間草叢中有了動靜,遠遠看是隻紅紅的雞,立馬拍了幾張,同時招手叫鳥王同事過來一起拍。由於剛剛同事在賞鳥亭中看過了"紅紅的雞"的介紹,他跟我說:那是緋秧雞。


2014年1月25日 星期六

太平洋金斑鴴 @ 鰲鼓溼地、福寶濕地、布袋濕地

2013 年就記錄過太平洋金斑鴴,記得當初在整理照片的時候,就被它的繁殖羽的羽色所吸引,但是一直沒拍到滿意的繁殖羽。以後,第一張就放最滿意的。這次第一張是 2016 年秋天在福寶濕地拍的。


青足鷸 @ 鰲鼓溼地、高美濕地

青足鷸在台灣算是常見的鷸科之一,說實在的,跟大多數的鷸科一樣,並沒有特別顯眼的特徵。 2014 年 10 月初到高美濕地看看是否有新的過境鳥時,再次觀察到青足鷸,而這次會大費周章重新更改,原因之一是這次拍的比較清楚,另一個原因是 9 月底到福寶濕地補考中杓鷸的時候,同時觀察到小青足鷸,為了明確的區分出來,花了一些功夫。


鸕鶿 @ 鰲鼓溼地

到鰲鼓濕地拍鸕鶿不難,可是拍了幾次,卻覺得要拍得好不容易,尤其它又長的不好看。在濕地中最容易看到它們的地方是一根根的木樁,這次好不容易拍到它站在枯木上,而且距離比較近。


赤足鷸 @ 鰲鼓溼地、台南七股

換了設備之後,雖然不至於急急忙忙想把所有之前拍過的飛羽再拍一輪,但是只要外出拍鳥,只要距離不是很遠的,都會按個幾下快門。這次去七股拍鶴鷸,水田中也看到赤足鷸,就順手拍了兩張。回家整理,我才發現上次拍赤足鷸,居然是三年多前的事。


黑天鵝 @ 中興大學、武陵農場

在整理鰲鼓溼地的雁鴨科的鳥類時,突然看到了 2010 年 3 月在中興大學中興湖拍攝的黑天鵝。當時應該只是試試照相機,沒想到隔沒多多久,兩隻黑天鵝就消失了。有一說是被校園野狗咬死,有一說是被人帶回家。無論如何,感覺上就是少了一些什麼,想想就把照片貼上來,當作一個紀念。


琵嘴鴨 @ 鰲鼓溼地

琵嘴鴨也是鰲鼓溼地裡的一個大族群,而其琵嘴形狀就是他的一大特徵。除了他的琵嘴,它多變的羽色,是我再次整理它的時候,才發現的另一個特色。


赤頸鴨 @ 鰲鼓溼地

既然起了"鴨子"的頭,就把當天拍攝到的鴨子就一併呈現吧。拍這張的時候,只是覺得遠遠的有隻像鴨子的東西,長的跟其他鴨子不太一樣;反正到時候若還是小水鴨,刪掉就是。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尖尾鴨 @ 鰲鼓溼地、茄萣濕地

先翹個尾巴讓你們猜猜我是誰?


反嘴鴴 @ 鰲鼓溼地

第一次記錄到反嘴鴴是 2014 年的 1 月,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對於反嘴鴴是有一份偏愛的,只可惜當初拍攝時,他們大概都只是剛好爆框(說的是對焦框)而已。2015 年初,運氣好上許多,運氣好的時候,距離大概都可以近到 40 公尺左右。


埃及聖䴉 @ 鰲鼓溼地、新竹金城湖、福寶濕地

埃及聖䴉,目前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外來鳥種。爭議的來源似乎主要在於它的習性與棲息方式與台灣原生鳥種(例如白鷺鷥等)類似,而因此有影響台灣原生鳥種的發展。我個人對這方面的知識不是很充足,資訊也不充分,只是從"外來入侵鳥種「埃及聖䴉」移除計畫"這份報告,看到一點端倪。再看這些資料的時候,我腦海中不斷出現早期許多台灣留學生出國進修而後進一步扎根在國外的情形,說實在的,心情還頗為複雜。Anyway,我還是回到攝影與記錄的初衷,記錄下來吧。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小水鴨 @ 鰲鼓溼地、福寶濕地

根據報紙的報導,鰲鼓濕地是全台小水鴨數量最多的地方。有趣的是,2014 年初拜訪鰲鼓濕地的三次經驗,只見小水鴨母鳥,公鳥完全沒看到。 小水鴨的公鳥終於在 2014 年 11 月到福寶濕地"巡田"的時候發現。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紅冠水雞 @ 各地濕地、水塘

和白冠雞一起出現的還有紅冠水雞。其實紅冠水雞對我來說已經不陌生,在 2013 年 12 月,就分別在新竹金城湖、宜蘭五十二甲溼地以及龍潭湖就紀錄到了。現在看看過去拍的照片,雖然慘不忍睹,但是碰上了,似乎也沒補考的心情,很怪。


白冠雞 @ 鰲鼓溼地

第一次到鰲鼓溼地的鳥況遠遠比預期好,事後我和同事聊,原先我們心裡預定的行程是大概 10:30 到,約 12:00 就可以離開了,可是我們卻一直拍到 15:30 才離開。再下來的文章,我盡可能依紀錄順序呈現。第一個紀錄的是白冠雞,之前我大約在 2013 年 11 月曾經在新竹金城湖遠遠的觀看到它,可是實在太遠,沒有任何細節。


[紀錄] 翠鳥飛行捕食 @ 鰲鼓溼地(首)

拍完小瓣鴴,帶著鳥王同事說的"反正至少可以拍到白鷺鷥"的陰影下,我第一次踏上了鰲鼓溼地。由於同事之前去過,所以我們就從北堤開始。從一開始就有不少鳥種可以拍,可是既然是鰲鼓溼地系列的第一篇,總得選擇一種鳥先介紹。想了一下,決定以當天花了我們最多時間的鳥開始,那就是翠鳥。(當時才剛開始拍鳥,還以為這樣的機會在野外十分常見;現在知道是大錯特錯)

翠鳥(Common Kingfisher)身長約 16 公分,習慣棲息於岸邊枯枝或者岩石,伺機衝入水中捕食獵物。我們為了拍這個撲食的畫面,就在岸邊等了快一個小時。我總共拍了七、八組,但是效果比較好的,就是這個連續系列。因為根本無法預期它什麼時候往下飛撲,飛下的動作沒抓到,但是回程的動作倒是抓到了幾張。剛出水: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紫嘯鶇 @ 八仙山、清境小瑞士、大雪山

在 2014 年的春假中,抓住一個比較不下雨的機會(預報下雨機率 40%),再次上大雪山補考。第一次到大雪山的拍鳥行程,可以拿幾乎槓龜來形容,而這一次卻明顯地不同,一到 23K 處,就有藍腹鷴報到,第一波只出現雄鳥,等了一陣子之後,雌鳥也出現了。拍完藍腹鷴之後,紫嘯鶇、白尾鴝、和藪鳥緊接著輪番上陣。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冠羽畫眉 @ 台灣各地山區

冠羽畫眉(Taiwan Yuhina)是台灣特有種,在綠畫眉、冠羽畫眉、戲水 @ 八仙山(首)已經介紹過了,它可以算是普的不能再普的鳥種了,印象中我已經好幾年沒拍它了。記得鳥王同事曾經說過一句話:"雖然 XXX 是普鳥,可是拍得出漂亮的畫面嗎?"就是因為這句話,碰到了冠羽畫眉我還是會拿起照相機來拍,希望能記錄到好看或者有趣的畫面。

青背山雀 @ 杉林溪、武陵農場、阿里山

青背山雀幾乎在台灣中、低海拔的山上都可以看得到,可是我一直在補考青背山雀,這個遺憾總算在 2015 年 9 月初的阿里山上,讓我得到部分的紓解。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小啄木 @ 奧萬大、龍過脈步道、鳥松濕地

2014 年 7 月初回高雄老家,一早就去鳥松濕地拍翠鳥,想要試試 Tamron 150-600mm 的威力,結果居然一隻也沒看到。就在打算打包回家之際,樹上傳來特別的叫聲,仔細找,發現了一對小啄木在活動。之後拍鳥的設備升級,由於小啄木算是普鳥,因此大概都有機會順便補考。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河烏 @ 八仙山、溪頭、武陵農場、大雪山

2015 年似乎是我的河烏年,去了兩個河烏出現過的地方,都能順利拍到;而且跟 2014 年最不一樣的地方是,2015 年到目前拍的都是幼鳥。說起河烏幼鳥,2015 年最有名的就是大雪山了,許多鳥友(包含鳥王同事)都拍到育雛的畫面,只可惜我沒有。


赤腹山雀 @ 八仙山

赤腹山雀是八仙山的特色鳥種之一,甚至說它是該森林遊樂區的區鳥也不為過,這是因為不論是在各個建築物內可以看到赤腹山雀的模型立板,連服務志工的帽子上也是以赤腹山雀為徽章。


灰喉山椒鳥 @ 八仙山

灰喉山椒鳥應該可以算是八仙山的代表鳥種之一,怎麼說呢?只要看看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所發的摺頁,上面列了五六種鳥,而灰喉山椒鳥就是其中一種。灰喉山椒鳥(Grey-Chinned Minivet)的顏色非常鮮艷,而且雌鳥與雄鳥的顏色迥異,雄鳥主要是紅色和黑色,而雌鳥是黃色和黑色。根據目前拍攝的經驗來說,我最常見到山椒鳥的地點分別是八仙山以及烏來福山,其中一次在福山有超過百隻的山椒鳥在我身邊飛過,而且是獨享版,可惡的是居然沒拍到滿意的。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鉛色水鶇 @ 八仙山、奧萬大、杉林溪

若要選拔八仙山的迎賓鳥,我相信鉛色水鶇是當之無愧的。從遊客中心的入口一直到第一停車場都可以常常看到它們的身影,挑個好角度,一定可以拍出滿意的照片。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飛羽戲水 @ 八仙山(首)

中部山區最著名的鳥攝地點莫過於大雪山和八仙山了,而我嚮往八仙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是因為它的飛羽戲水池遠近馳名。終於在 2014 年 1 月說服了老婆,就在某個周日一早就上了八仙山並且打算在園區內過一夜。從台中到八仙山大概一個半小時,路況非常好,到了拍攝地點,已經有五管大砲在現場侍候著。等腳架架好,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一點鳥影也沒有,慢慢地彼此聊了起來,現場設備最好的就是 C 家的 1DX + 600mm,聽他說他已經來了三四趟了,只有在當天中午才拍到,還得意地把照片分享給大家談,看得我口水直流。事後回到家後查了一下價錢,嚇得我冷汗直流,看起來要有好看的照片,在運氣一樣的情形下,真的是"設備先決"。

時間慢慢地過去,最後只剩下三個人,而時間已經過了兩個多小時,什麼影子也沒有,最後天色也晚了,只好收工了。說真的,又冷又累又失望,心想第二天還有行程要趕,只能挪出一個小時再次的等等看,如果再沒有,那就沒那個緣分了。第二天早上,再次到達拍攝現場,現場沒任何人,但是我已經打定主意了,等定了。一晃就是三十幾分鐘過去了,正想是不是又要槓龜了,突然飛下來了驚喜。

綠畫眉: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黑冠麻鷺 @ 中興大學、溪頭

今天為了測試剛購買的 Kenko 1.4x DGX 增距鏡就跑到學校,試著找上個月拍的綠繡眼,以便於比較畫質。不知道是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沒拍到綠繡眼,卻拍到中興大學最常見的鳥的最後一種(註:中興大學常見的鳥,除了麻雀之外,就是小白鷺、夜鷺、白頭翁、綠繡眼、以及紅嘴黑鵯):黑冠麻鷺。設備是 70D + 300mm F4.0.「於02/10/2014更正,說明如小白鷺 @ 中興大學、高雄衛武營都會公園」


台灣藍鵲 @ 惠蓀林場、新店、石門水庫

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攝影,但總是斷斷續續的。直到幾年前牙一咬買了台單眼相機,總算覺得拍出來的畫質是好的。可是使用上還是 P 或者是 CA(我是 C 家的)模式,也不了解曝光的重要,一直遇到一位愛好攝影的同事,經過他的引導才慢慢地了解一些細節,也是因為他,讓我跨進了雀鳥攝影的坑(所以交朋友一定要慎選 XD)。

沒拍雀鳥之前就跟許多人一樣,鳥不就是鳥;可是拍了之後,卻可以發現許多人眼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以及顏色的豐富,甚至感覺到鳥與生態之間巧妙的關係。鳥攝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四處走走,一邊走還可以留意周遭的變化,也就是快樂的健行。

最近同事分享了他的部落格(禎爸的部落格),看到了他的紀錄,自己也想來一個;也就在這個念頭出現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是從什麼時候迷戀上鳥攝的?把過去的照片翻出來,才想起來一切都是從惠蓀林場的台灣藍鵲開始的。那是 2012 年 11 月跟老爸和老哥到惠蓀林場走步道,老哥也是攝影迷,遠遠聽到他輕喊了一聲"台灣藍鵲",我也好奇地加入拍攝行列,而當時的設備是 500D + 55-250mm。回到家用電腦一看照片,腦海中浮現出"哇,台灣藍鵲原來這麼漂亮,而不是肉眼看得黑呼呼一團"。